close



一直想做一個實驗,如果出國自助旅行不準備功課會不會有多大的問題?雖然向來我一直很少努力的在行前翻閱資料,這次,只印了幾頁Footprint的trekking in Himalaya ,India.也無心看什麼資訊,匆匆打包,帶著一些對浪漫的幻想(如有沒有可能假扮當地人到不丹去)來到錫金。

並沒有像以往一樣有機會健行許多天,但一到錫金,隨便到哪裡都得上坡下坡的走著,這裡和尼泊爾不同的是,機動車已經馳騁在這些彎彎曲曲的山路上。不管到哪裡,吉普車是最方便的大眾交通工具,而且價錢還蠻便宜的。是方便又耐操的平民化交通工具。一輛吉普車至少可以塞12個人,有時搞不太清楚前面坐的人是司機還是乘客。在錫金的這段日子,除了二隻腳走路,我們大多是搭著吉普車從東邊、北邊到西邊,再從南邊出境。出了錫金才真正體悟到這裡的良善與平和。



到錫金自助旅行其實很簡單,之前我查了一下如何辦許可證,網路上的資料大多數是說到大吉嶺或是在台灣辦印簽的時順便申請,但每次申請最長只能15天。所以我們進了東部邊界Rangpo才辦許可證,並沒有遇到任何的困難。第二次延簽的時候,還在西部Pelling的警察局被要求拍照留念呢!

錫金雖然很小,但是每一個地方都是山區,隨便到哪個村都要翻山越嶺,先下到河谷,再往上爬、爬、爬,再到另一個鞍部,再腰繞到不知何時才會到目的地。一開始,我們還很不習慣地無三里平的感覺,不過每一個司機都是開林道的高手,七、八月正是雨季,山區的路常常崩塌,若不是地基整條掏空,維護道路的工人就是有辦法擺平,司機再把載滿人、貨物的車子開過坑坑巴巴的”林道”,哦,不,他們稱主要的交通山路為”High way”。


和之前去過藏傳佛教的一些地方較為不同的是,這裡的五風旗不是一串串吊著的,而是一排一排橫亙於山嶺、廟前或是家屋之上。五彩經幡為祈福之意,但是白色的旗子則是人死七七49天後要插的45根旗誌。看到白旗,就知這附近之前有人去世。有時會看見陡峭的山緣之上,一列列的白旗像極了通往雲端的指引。難以想像的是,人們願意耗費如此大的體力,把旗竿背上沒有山徑的山上,再一根根插進土裡。


特別是錫金的Lepcha族相信,世界第三高峰-甘城章嘉住了五位山神,山神謢祐著這裡的子民,通常雨季是很難看到甘城章嘉,但傻傻的我們看了好幾次,還搞不清楚哪一個才是。許多遊客也是為了目睹第三高峰而來,祂算是最易輕近的吧,不用坐車或走路到很高的地方就可以看到。那時,我還忘了第二高峰是K2,曾經要去中巴邊界的基地營看祂但無法成行。



雪山腳下有許多瀑布,曾經有人說錫金跟不丹很像,也有人告訴我,不丹那兒有許多很美的瀑布。在錫金,我們沒有買礦泉水,通常到小餐館的水壺裡倒水喝,水喝起來真的較為甘甜可口。以山泉水釀製的Hit啤酒只有在錫金、不丹及新德里買得到。我從來沒有喝過不用冰也很好喝的啤酒,只是在二千多公尺生活,夜涼如水,實在無法熱到燃起我們天天喝的慾望,只好每人從錫金背個二瓶回台灣跟朋友共享。如果Hit啤酒可以外銷,大概他們的工廠會來不及釀好吧!不過很多大吉嶺、加里堡的人半夜偷偷拉車從錫金偷載下來賣,但是被警察捉到了可要全數充公的。


另一件令我相當佩服的是,錫金推行不用塑膠袋購物,尼泊爾的朋友到酒舖買了幾缶啤酒,老闆說要自行準備購物袋。在南區的Rabongla更是執行徹底,一個週日人聲鼎沸的市集裡,處處可見人手一個購物袋。居民把手上五顏六色的購物袋拿給小販裝馬鈴薯、紅辣椒......之類的蔬果,每每看見秤好的小簍蔬果直接倒入購物袋時,覺得這樣的景象是如此美妙。心想如果全台灣也是這樣,那我們可以少用多少塑膠袋啊?

當我們要買蕃茄時,臉上穿著金鼻環的阿媽指著我們沒有購物袋,要怎麼裝?我馬上把相機拿出來,指著相機袋,她才放心賣我們。



不過我這次卻被一種小昆蟲嚇到了,到最後弄得我們身體一有”風吹草動”,疑似有東西爬過每個毛細孔,覺得皮膚癢時,我都會神經緊崩的察看,因為我已經被咬到傷痕累累、苦不堪言,甚至讓我萌生把全身的衣服脫光,噴殺虫劑的念頭,而且這小昆蟲-跳蚤,怎樣也只攻擊我,不咬我的伙伴,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小岱 的頭像
    小岱

    wind1717風言風語

    小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