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赭、朱紅、紫紅、胭脂紅、玫瑰紅、珊瑚紅、豆沙紅、深紅映入眼簾 ,回程時,輕輕踏在楓葉毯上,我和朋友低頭看著滿地掉落的松果、杉果、青剛櫟、小西氏石櫟,在山徑上有一些尋寶的歡愉,撿著台灣黑熊也會吃的殼斗科果實。

背著大背包跪在地上,膝蓋軟軟綿綿的,隨手掬起幾片紅葉,未乾的葉片輕輕柔柔的,調皮的躺在山徑上,用身體接觸土地,又在大地的環抱裡,調皮的叫朋友也如此,說是拍照,其實是希望他們也感受未經人工水泥鋪設的天然山路,曾經跟幾個泰雅族的孩子去草嶺古道健行,他們告訴我,腳很酸,因為水泥階梯很硬,他們走不習慣,天然的路比較軟。

有時很擔心一個美麗的地方為了滿足人類的需求,就被水泥化,雖然這裡被建設為國家景觀步道,但是至少看到鋪設的階梯以木為材,沿途也多了當時這條警備道路及泰雅族人傳統文化的解說。

這裡的入山的人數較少,山中的寧靜多了,垃圾也少了。


冬天,攀附在樹上的蕨類植物也換了顏色,大樹頓時成了要去參加晚宴的賓客,披上軟呢的羽裳,微風輕撫著蕨葉,輕薄的蕨葉柔撫著我的熱呼呼臉頰。


白石駐在所是全線保持最完整的駐在所,但是進屋看,所有牆壁四周都畫滿人類的自大粗俗的遺痕,屋外還有一個告示牌,請山友不要把駐在所的木板拆下來當柴火燒掉,這裡的古蹟除了隨著自然而頹痞外,人類對自己的自戀更加速它的凋零。

我們在附近依舊看到不少垃圾,朋友也在草叢裡發現被丟棄的癈電池,由於回程的路不很難走,我們就順手把一些留在附近的垃圾撿起來。這時想起多年前去爬大霸時被一個男性山友取笑,我們吃的很寒酸,體力怎麼會夠?其實我們只想用最簡單的方式,不要造成自己的負擔,也不要把負擔丟給無辜的自然。






除了我表弟拼命往前衝外,我們所有的人都躺在山徑上,感受土地、樹葉和輕風,逗的我朋友燦爛一笑。

行程:
第一天  am7:20 南勢角捷運站-->9:40竹東-->清泉-->石鹿入山口11:40-->14:00霞喀羅登山口-->15:30朝日-->16:40白石駐在所(無水,需在之前的10.5k至11k處取水,白石駐在所約12k)
第二天 am7:00 白石駐在所-->7:40白石吊橋-->回程9:40白石駐在所-->12:00約8k至7.5k處(有一小水管)-->13:30霞喀羅登山口-->15:40石鹿入山口-->17:20竹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