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在此哦!感謝版主五色鳥特別前來提供網址,因為有些聯結不見了http://blog.pixnet.net/haofeng/post/509953                                  
  
前兩天看到天下雜誌的新書 雨啊,請你到非洲 的書摘,其中有一篇 鑽石,是非洲 
 的眼淚 讓我想起,前一陣子上英文課時讀到一篇有關鑽石背後的文章。我想和大家 
 分享一些媒體不會報導的事實,特別是給夢想擁有鑽石的朋友。                  
                                                                           
 在繼續閱讀之前,請你先回答幾個問題。                                      
    1.      有幾家公司掌握世界的鑽石市場呢? ( A.幾百家 B.一打 C.三家 D.一家)
    2.      鑽石有多稀少呢? (A.非常稀少 B.稀少 C.有點稀少 D.一點都不稀少)  
    3.      鑽石多有價值呢? (A.無價 B.非常有價值 C.沒人們想的那麼有價值 D.   幾乎沒價  值                                                           
    4.      鑽石是好的投資嗎? (A. 是的,它總是增值的 B.得看經濟景氣情況 C. 
            它總是保值的 D.不是好投資,因為會賠本)                               
                                                                           
 "Diamonds are Forever.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的廣告詞,早就深深印在每個 
 人的腦子裡,但是在鑽石光鮮亮麗、閃耀奪目的背後,卻有著令人難以相信的事實。 

  鑽石是普遍卻難以交易的                                               
                                                                           
      鑽石是既沒有價值也不稀少。事實上,鑽石是地球上很普遍的礦產,在歐美地 
      區,已經裁切好的鑽石數量比汽車還多。雖然它們非常的昂貴,可是卻難以像 
      商品一樣被自由交易,因為二手鑽石的價格遠低於原價。天然鑽石的美麗反射 
      光芒也已經可以用人造鑽石取代。如果鑽石沒有那傳統浪漫的形象,它可能一 
      點都不值錢。            
                                              
  人為哄抬而形成的昂貴                                                 
                                                                           
      鑽石的昂貴高價是南非一家企業 De Beers,成功運用市場行銷而成的結果。De
      Beers 獨占了世界上 80% 的鑽石供給 (編按:這是 1980年代的數據,2006年 
      估計仍約佔 60%,資料來源 Wikipedia),在嚴格的產量控管下,De Beers 成 
      功地維持鑽石的人為高價。藉由塑造出鑽石浪漫永恆的形象,大大減少了鑽石 
      持有者賣出鑽石的行為,即使是經濟大蕭條,人們還是會盡量保有鑽石而不賣 
      出,因為它對持有者可能有特殊的意義。                                 
      供給大於需求                                                         
                                                                           
      世界上鑽石的供給量一直都超過它的需求,邏輯上說來,鑽石應該會跌價變得 
      很便宜才對。但是,De Beers 透過持續買進市場上多餘的鑽石來維持它的高  
      價,估計到目前止,De Beers 已經囤積了價值超過百億美金的鑽石了。De    
      Beers 還能支撐多久,持續買進市場上的鑽石,沒人能回答。               
      剝削廉價勞工                                                         
                                                                           
      世界上絕大多數的鑽石,都是非洲或俄羅斯貧窮的鑽石礦工所開採出來的,四 
      分之三的鑽石是由印度的極度貧窮的勞工完成切割,其中大部分還是童工,勞 
      資則是每切割一顆石頭四分美金。                                       
                                                                           
      美國因為 De Beers 不道德的剝削勞工,而禁止這家公司在美國設立商店販售 
      鑽石,可是諷刺的是,透過其他中間商的販售,美國仍然是 De Beers 最大的 
      鑽石市場。                                                           
      成功的廣告和行銷                                                     
                                                                           
      De Beers 在世界鑽石市場的成功,可以說是一個近乎完全獨占的完美範例。De
      Beers 總是能刺激鑽石的需求,另一方面減少鑽石的供給,即使在奇異 GE 發 
      明人造鑽石後,De Beers 還是能成功維持鑽石的高價完美形象。事實上,De  
      Beers 每年花費超過美金一億六千萬的廣告費用,重複傳遞 "Diamonds are   
      Forever 鑽石恆久遠" 的訊息,持續鑽石浪漫的傳奇。                     
                                                                           
      這家在1888年創立的南非公司 De Beers 用了一個世紀的時間說服美國人接受 
      歐洲用鑽戒當作婚戒的傳統。1950年代,同樣的奇蹟又在日本上演,De Beers 
      成功的將西方婚戒的文化傳遞到日本和亞洲,日本此後也成為世界上第二大的 
      鑽石消費市場。     
                                                   
 五色鳥本來就不喜歡這個奢侈品,但是我從來不知道鑽石的背後有這樣的故事。原來
 鑽石是很普遍的礦物,只是被一家公司獨占而哄抬價格,而且是利用剝削勞工的方式
 開採和切割鑽石。                                                          
                                                                           
 當我讀到這篇文章時,我真的非常驚訝!也感受到媒體廣告的影響人們思想的力量,
 可以想像 De Beers 這家龐大有錢的公司,在各國消費市場和媒體廣告界的影響力,
 所以我們這些小老百姓才聽不到這些鑽石的真實故事,接受了 De Beers 想灌輸給大
 家的觀念。                                                                
                                                                           
 下次在電影、廣告、明星上看到閃亮的鑽石,我不會聯想到這是浪漫名流的形象,而
 是聯想到生活在貧窮饑餓的非洲鑽石礦工,和可憐無知花大錢的消費大眾。        
                                                                           
 以下更新於 2006.11.19                                                     
                                                                           
 感謝網友 appleseed 提醒文章中的數據可能過時,上網做一些功課後,從         
 Wikipedia 得知面對俄羅斯和加拿大鑽石公司的競爭,De Beers 的市佔率已經由原 
 來 80年代的 80% 滑落至目前 2006年的 60%。                                 
                                                                           
     但是 De Beers 對於鑽石行銷廣告策略卻沒有改變,甚至更為積極,包括:        
      在受歡迎的浪漫電影中,展現鑽石作為結婚的信物。                       
      在雜誌和報紙中刊載故事,強調鑽石浪漫的價值,並將鑽石和名人加以連結。 
      僱用時裝設計師和流行趨勢評論家,在廣播和電視中提倡鑽石使用的趨勢。   
      說服英國皇室直接為鑽石宣傳促銷。                                     
      贊助 2007年 F1 Scuderia Ferrari 車隊。  
                             
                                                                           
 延伸閱讀:                                                                
 鑽石,是非洲的眼淚                                                        
 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 (有關 De Beers 成功的歷史)                         
 De
Beers@Wikipedia                                                        
 當鑽石遇上生命                                                            
 血鑽石 Blood Diamond                                                      
 請響應世界貧窮日
                                                           

****以上是善良好心的馬拉松醫生提供,同時也恭喜他又有一個兒子*****
=====================================================================================================                                              
  http://www.im.tv/VLOG/Personal/486706/883263
相關影音聯結 

光輝璀璨的鑽石,象徵財富也見證愛情,但是對許多非洲人來說,鑽石礦藏所帶來的巨大利益,卻讓他們承受家破人亡,妻離子散的痛苦,在國際間,這些沾染人類鮮血的鑽石被稱為【血鑽石】。

【末代武士】導演艾德茲維克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獅子山共和國內戰的紀錄片,因為鑽石所帶來的財富,導致非洲超過六百萬人無家可歸,三百多萬人死於戰亂,更有許多小孩與婦人因為無意間發現秘密挖礦的地點叛軍剁手剁腳,為了讓更多人知道非洲發生過的事實,導演著手策劃新片【血鑽石】。

拍攝前,他與李奧納多兩人實際走訪難民營,婦女與兒童缺手斷腳的人數多到讓人震驚,不難想像她們曾經遭遇過多少恐怖迫害,李奧納多表示:「難民營的小朋友看到他們帶著巧克力出現時,立刻開心地圍上來,臉上露出天真的笑容,可是一問到他們的殘肢,臉上的喜悅馬上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深遂的恐懼與哭泣。」】。

【血鑽石】故事描述一名漁夫索羅門(迪蒙哈蘇飾),被叛軍帶到採鑽場工作,運氣不錯的他找到一顆珍貴罕見的鑽石原石,他決定將這原石藏起來,他知道這顆鑽石能幫助他與他的家人團圓,並且離開這個內戰的國家,但若是被人發現,絕對會引來殺身之禍,而投機的鑽石走私掮客丹尼(李奧納多飾)在偶然的機會聽說有這麼一顆稀有的鑽石被索羅門藏起來,他知道機會來了,這顆鑽石將可以讓他離開非洲這個充滿暴力與貪污腐敗的環境。於是他利用索羅門想要尋找兒子的心情,說服他說出這顆鑽石的下落。】。

他們遇到美國女記者曼蒂(珍妮佛康納莉飾),她來獅子山的目的是為了揭發鑽石公司為了龐大的金錢利益,不惜犧牲數以百萬計人命的真相,她希望丹尼可以幫助他調查這個事件,最後他們三人變成命運共同體,為求真相、自由與找尋自己的兒子,他們必須要找到這顆稀世的鑽石,但是叛軍早已在虎視眈眈等待三人的到來…。】。

最初接到劇本的時候,李奧納多就像一般人一樣,對於血鑽石印象很模糊,為了演好劇中南非走私掮客的角色,他提早兩個月到非洲學習南非人特有的英語腔調,但是當他看到許多難民的淒涼景象時,他感到非常驚訝,這些血鑽石的傳聞竟然是真的,李奧納多表示,他並不期望拍一部可以打擊鑽石產業的電影,但是他希望所有人在買鑽石的時候,看清楚這枚鑽石的來源,「不要讓黑色的怨靈附著在你的寶石上!」 

=================================================================
不知道會不會因為此片的上映,影響全球鑽石銷售?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