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由於每年2月是印加古道的修養期,所以沒有機會走需時四天三夜的山路,只有選擇二天一夜的逸樂路線。因為時差的關係,加上高海跋的原故,體能狀態並沒很快恢復,尤其早上又要早起趕火車到馬丘比丘(Muchupicchu)山城,原本以為在火車上可以歇息補眠,但夏日青翠的安地斯山脈讓人捨不得闔眼,而且火車上的觀景窗很大,連接近車頂的窗戶都是。後來才知道去程我們算是坐商務艙才有那麼舒適的座位.

火車剛啟程時,可看到整個幾乎是紅磚的建築的庫斯科城在晨曦中逐漸甦醒.因為地勢較陡峭,火車以之字型的方式前進,也就是第一次前進,第二次則以”倒退前進”,好像一個巨大又緩慢的搖藍.火車緩緩穿越高原和山區農村牧場蜿蜒的河谷,迎面而來的還有遠山白雪霭靄的驚喜。馬丘比丘山城的居民幾乎傾力投入觀光業,在鐡路旁,商店旅館林立,似乎等不到遊客下車就希望請君入甕.

現在是雨季,天氣非常善變,早上才雲霧盡散、陽光露臉;中午就下起滂沱大雨,大雨令人心情逐漸灰暗之際,又見黃澄澄的陽光出現,映照在水氣蒸騰的山谷裡.雨停,馬丘比丘山城像休息片刻的小孩,又開始騷動起來.我也興奮起來,明早,就要去看天空之城馬丘比丘。

一大清晨,在旅館大廳和嚮導碰面,他是印加人,非常認真解說馬丘比丘的歷史及建築特色,古印加人如何運用觀測天文紀錄曆法。古城分別建於11,13及14世紀。好幾千年的印加古文明隨著西班牙殖民而淹沒叢林。印加人尊敬山、崇敬自然。在古城一個高點處有一個砌成山形的石座,為的是要膜拜這附近的一座高山,這座山就稱為Machupicchu.Machu是"老"的意思,picchu則是"山",有時高山被雲霧遮住,看不見,所以古印加人了一座和原來山形比例接近的模型。

我問嚮導很多古文明器物在國外的博物館,會不會希望運回祕魯,由自己的國家經營,他卻回答:還是留在國外較好。因為祕魯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其實政府並不真正關心,而且國內也沒好的設備及足夠的人才可以維護.教育資源不足,大多數生活在山區裡印地安人並不能得到良好充足的教育資源。就在此時撇見蜂鳥吸食花蜜的身影,讓我看的入神。

隨後至另一個山峰(Waynapicchu)上看太陽神廟,嚮導說到上面是觀賞馬丘比丘絕佳景點,不過我們必需算好時間才不錯過中午回山下小城的公車。Waynapicchu在進入前要先登記,來回約2小時,Wayna原來是"新"的意思,越到峰頂,路徑越陡,也可以看到整個矗立在陵線上的馬丘比丘古城。將近快90度的小階梯引領我們接近最高點,這座山其實是一座岩峰,古印加人在此建立一座太陽廟,能夠接近天,也守護整個馬丘比丘,想到南美革命英雄切.革瓦拉也曾經在此讚嘆,自己也熱血沸騰起來。反而是到這裡,我比較能讚嘆這座建造在山稜上雄偉又有智慧的山城,因為走到馬丘比岳現場,一種不真實的"裝潢”讓我無法想像穿梭於此的古印加人在此生活的樣子.

1911年在叢林中被發現後的印加文明,像一團謎霧散去後,讓全世界可以一窺其貌,當各種不同的凝視於馬丘比丘時,住於山區附近的印加人如何重新看待被西方殖民催毀後又被發現的文明象徵?我想,馬丘比丘應該不只是再現於現代成為一種觀光符號而已,可是,我同樣也在製造這符號的映像.
---wrote in 2005---
辛波絲卡的詩句說:「我們何其幸運,不確知自己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