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青稞酒加青稞粉>
這次坐了2天1夜的車子,一到列城,隔日就到Likir健行。走路經過一村又一村,不過每天只需走3~4小時,幾乎中午就可以到目的地。第三天到chukchen村,剛好有一個仁波切在這幾個村子巡迴講法,看到盛裝打扮的村民,我跟嚮導阿杜說:可不可以讓我們有機會試穿一下傳統服飾。
因為之前畫了一幅拉達克婦女頭帶綠松石跳舞的身影,又想起在Nubra Valley跟當地少女玩起變裝遊戲,玩到男主人進房間問老婆飯煮好了沒的回憶,當我一聽到阿杜說:沒問題時,高興的喝了好幾杯青稞酒。
原本以為大家可以一起換裝,瘋瘋的邊喝酒邊跳舞,後來才知道"貴重"的衣服一家只有一套,而且代代相傳,是給大女兒的嫁妝,所以有些已是超過百年的古董。那時,我以為要進去房間換好,再出來秀給大家娛樂就好,阿杜露出不懷好意又得意的笑容,跟我說:當然要在這裡換給大家看,這樣其他人才知道要如何穿這些傳統服飾。
其實我當下很害羞,不好意思抬頭看四週,以往用鏡頭補捉畫面的我,一下子成為當地人注視的焦點,直到天文學家也被捉去旁邊換裝,有人一起作伴時,才化解我一個人耍寶的尷尬。

這些婦女們小心翼翼的幫我把一頭亂髮扎起一條麻花辮,她們努力幫我扶好前面的留海,但它們還是很不配合的一直往下掉。貴重的飾品裝在餅干鐡盒子裡保存著,幫忙我穿戴的女主人,慎重的將一件件飾品掛上去。我這一輩子從來沒有穿戴過如此多的珠寶,成為一個"珠光寶氣"的女人呢!不過旁邊的女隊員告訴我:妳很像在穿孕婦裝,我連忙挺直腰桿縮起小腹。

這是我最愛的傳統鞋,穿起來很帥,一穿上去,就覺得自己像大漠英雄傳裡那種住邊疆荒漠的人。鞋子用羊毛做的,很保暖,很後悔沒在列城找一雙帶回家。小小的腳,穿起來很可愛。其實是先穿好衣服鞋子以後才穿銀戴珠。

後來我看拍的V8,天文學家還以為要把裡面的衣服脫掉,後來才又拉上拉鏈,我想幸好他沒一時衝動,不然純樸的良家村婦可能會昏倒。

最經典的就是鑲滿綠松石的頭飾。首先將二片黑色像古裝戲女生戴在頭上的東西固定在額頭,再以繩子綁在辮子下,在固定的時候,我覺得可能因為我的頭比較大,那頭飾一直往後滑,後來我自己粗魯的扯到上額固定,接下來,好像皇冠似的綠松石就披戴在我頭頂上,頭上頂著很多石頭,其實很重。在海跋快要4千公尺的地方負重走路,得要練習一下才行,如果我有點醉意,大概會重心不穩的跌倒。

天文學家好像含情脈脈的看著我......身上的各種珠寶和一身正式的行頭,我想他當時大概在好好估價。

天文學家穿起"古裝"的氣質很像東宮的太監(在這之前已有朋友這麼稱呼他了)。還是女生的裝扮比較華麗,每個女生披的"斗篷"其實都不一樣,老一輩的阿媽身上會見到一整片羊毛做成的。這時我聽到阿杜在旁邊嘻嘻哈哈的笑著:新郎和新娘。後來看明信片和色戒(不是李安拍的)的電影才知道,拉達克女人結婚時真的穿成這樣。陰錯陽差下,第一次有機會試穿的"結婚禮服",就是拉達克人代代相傳的古董了。

著裝完畢,我請女主人教我們跳舞,村子裡圍觀的人也樂成一團,一起哼起歌來伴奏。台灣的隊員比較"畢素"(台語)一點,看著我們在空地舉起手來,跟著女主人的腳步繞圈圈。

馬上讓在地人觀看植物學家剛拍好的V8裡並非事先安排好的另類文化展演,如果可以有一個大螢幕讓村裡的人看,大家也會笑成一團。只是有點可惜,我們只有一台V8,並無法從鏡頭裡看到當時在旁村民們的表情和談論。這樣的畫面,明白的將二個不同文化的碰撞分割。
這樣寫又會讓植物學家以為我在批評他拍不好.不過這純粹是我的反思,我想表達的是,自己愛看民族誌紀錄片,今年影展的主題是"在地發聲",不免希望有些時候可以透過鏡頭,讓在地的人說話。
不知道我們洗好一疊的相片是否已經寄到這個村子裡了,當地的村民怎麼看這些照片呢?
ps:那天非常後悔,因為換裝的原因,沒喝到可口香甜的青稞酒喝到過癮,啊!真是令人難忘的人情味.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