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


2005 Wind住在拉達克人家裡,學會做了一樣麵食--驢耳朵,那時,她就開始想,怎麼沒有人來一起學做菜呢?

發現者(explore)走在沒人去過的路徑,享受於沒有期待的驚喜,沒有記載的事物,冒險是必然的;觀光客(tourist)則不斷去找尋出現在旅遊手冊上的資料,並證明和資料上看到一樣,一切都要在安全範圍裡;旅行者(traveller),則界於這兩個端點間;然而,這個科技網路進步的時代,很難再有發現者,很難再有人類未竟之地.

預計行程:(因拉達克暑假是旺季,從列城(LEH)飛回新德里的飛機一位難求,也是必須早早在此公佈行程的原因之一,這樣才可以確定人數,訂機位)

預計費用:全程約為70000以內(不含簽證)

Day 1(6/29):Taipei fly toNew Delhi

Day 2(6/30):New Delhi fly to Srinagar (住船屋)

Day 3(7/1):Srinagar (to white Mosque)

Day 4-Day8(7/2~7/6)Trekking(帳棚)

Day 9(7/7):old city

Day 10(7/8):House boat

Day 11-12(7/9-7/10):Sringar- Leh(by car)

Day 13(7/11):Leh city tour 

Day 14-17(7/12-7/15):Likir--Temisgam trekking(住村民家)

DAY18(7/16):Leh rest (free day) 
Day 19-23(7/17-7/21):Leh--Tsomoriri--Leh(海跋會在5000M以上)

Day 24(7/22) :LEH(Tsomorir很美,可多待久一點)

Day 25(7/23) :Leh fly to  New Delhi

Day 26(7/24):New Dehli-- Taipei

行程沒有排的很緊,如果喜歡每天忙著趕場的人,請勿嚐試!
========================================================================
WIND發現自己很難像以往般敍述行程內容
一是不太喜歡自己像旅行社小姐般用商業化的方式敍說這次行程,對
WIND
來說,這裡是一個讓她想要和好伙伴們分享的旅行,一個親切又有美麗回憶的地方。以健行成為一種旅行的方式,為身體移動與體驗自我/當地文化/自然環境的實踐,並非征服"某地",或以健行的高度或難易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二是這是一個自組團隊,我想大家能夠自行上網搜尋相關資料。
三是這個行程我們已經等待一年半,所以在這之前,已經想好這次的規劃,除了旅行之外,我們還可以做些什麼?而
wind
則可以跟當地朋友說:「我又回來看你們了!」

=======================================================================================

欲參加者需配合下列事誼

1.    至喀什米爾孤兒院,約半天的時間,要帶些活動與他們分享。 關於此活動安排還需再確認當地孩童人數,我們有多少人力及能力,如何分組帶活動。

2.    LEH城途中,我們要彎進去一個小村莊送二手衣或二手可利用資源。所以每位隊員需搜集這些物資,因為是夏  季去,所以自已的裝備衣服並不需要帶很多,同時也給自己機會,精簡行囊,那裡很乾燥,衣服乾得很快。拉達克村民非常良善,其實,我們不是為了當"救贖者"而去,只是單純的舉手之勞,希望大家在享受自然美景時,也可以注視到當地人。

3.    因為不是豪華享樂團,所以需以生態旅遊的方式,尊重當地文化,不浪費資源。

4.    生態旅遊的特色:(1) 強調獨特的自然與文化之旅,行程往往安排到原始未開發的生態環境或與現代文明差異甚  大之原住民部落(2)強調深度體驗自然生態與原住民部落生活。

5.    我們去的地方有些是中印邊境,有些則在拉達克山區,住在山上村民的家中,我們希望大家能體驗在山裡的生  活,學習與當地人相處,會住在不同的家裡。在喀什米爾則是住在達爾湖(DAL LAKE)的船屋,也就是想去哪裡,交通工具就是要先搭船,有興趣的人可以學習當船伕。

6.    拉達克山區的海跋約在3500m以上,所以剛到的人需特別注意高度適應。本次的健行活動各安排二次,共約8~9  天,各有不同的特色及自然景觀,夏季是花兒盛開的時候。




WIND 與拉達克姑娘正在做驢耳朵,右邊大小不一的耳朵是WIND做的

之前在搜尋喀什米爾健行資訊時,總會出現另一個對我而言陌生又神祕的名字
--拉達克(Ladakh),這個區域在印度的北邊,在九~十五世紀為西藏統治,自十六世紀以來被從喀什米爾的回教徒侵略,一直到1947年正式成為印度領土的一部分,這裡地理環境特殊,人民的信仰大部分為藏傳佛教,因為語言、種族、文化的不同,一直想脫離印屬喀什米爾省獨立為自治的省分。

 拉達克北臨巴基斯坦,有喀拉崑山脈,東臨中國西藏,南邊有喜馬拉雅山脈橫列,高度從西邊的加克爾(Kargil2752M到喀拉崑山脈7672M,大部分的村落在3500M以上,拉達克現今也是中國、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未切確定界的南段,位處重要的戰略地位,使得拉達克變成重軍部隊駐紮之地。

 1947年拉達克曾禁止國外人士進入,一直到1974年才又對外開放,從1994年以來陸陸續續開放北邊的盧布拉區(Nubra Valley)、羌塘區(Changthang)、龐公湖(Pangong Lake)、摩里里湖(Tso-moriri Lake),因為都是邊境要地,進入這些區域要申請許可證,而且要隨團才可申請,進入這些域只要用同一張許可證,每張許可證只有七天的有效期限。

 一翻開地圖,有村落的地方幾乎都可以健行,路線從三天到二十多天,同時這裡也是在全世界冰河密度相當高的區域,由於觀光的影響,有些道路已經可以開四輪傳動的吉普車進入。七月、八月是拉達克的旅遊旺季,全印度都在雨季中,西部還有嚴重的水患,唯有這個在喜馬拉雅背風的山區,適合夏季健行。

每年從六月到九月中旬是陸地交通開放的時段,否則會因大雪無法通行,從喀什米爾首都斯里那加(Srinagar)到列城(Leh)全程為434公里,其中會經過世界第二冷的地方,德雷思(Drass)。第一天途中會先經過索羅馬各(Soromarg),數十條冰河在陡峭的山壁上,細看闊的河谷上,密密麻麻、五顏六色的小點是帳篷,約有上萬頂,這是去Amanarth Cave朝聖的另一個入口,沒想到從此區進入朝聖的印度教徒超乎想像的多。旅程通常會在加克爾(Kargil)住一晚再繼續往列城前進,從加克爾往南的南斯卡區(Zanskar)也有多條的健行路線,這裡因為少有觀光客造訪,當地的居民還保有較完整的文化與農業社會的互助機制。

       本文部分內容曾刊載於【台灣山岳66p108 有興趣的人可以翻翻看

       可先參考 http://etnepal.myweb.hinet.net/windtrekking/kashmir%20ladahk%20web/KLindex.htm
                           http://www.wretch.cc/blog/wind1717&category_id=3031398

華航的直飛 去程一,三,五;回程二,四,六才有飛機
暑假是旺季,很難訂到leh城到新德里的飛機票, 要去的伙伴請趕快確定,不然,很難訂票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