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同時從二位特別的朋友那收到二份想起的祝福。

其中一位朋友之前的來信寫著:

我想寄片葉子給妳……

從你的網誌中認識了倉央嘉措,
所以給自己一個到西藏朝聖的理由,
在八角街上看到了一片印著那一年的葉子
我便想到了妳,
我想把那片葉子寄給妳。


恰巧不久前,也有一位剛認識的朋友寄另一種"葉子"給我,而剛好我也將網誌裡倉央嘉措的詩分享給他。

二段不同時空裡認識的朋友,因為那一年葉子同時在這個時間點交會。我想到余德慧老師曾說過:

生命長河是往前流動的,

      它不給人類回頭再來的機會

   生命觀照的價值是,

   當回頭尋看生命中的每一個過程

   終於發現自己及自己所處的境遇,

   如何交錯完成屬於每個人獨有的生命長河

這位朋友Bevice是我閱讀過一些旅行文學裡少見的旅行作家,除了一片葉子,我也收到了他的新書摩洛哥之外-旅行的迷失與重生

在旅行的域界中,幾乎每一位作者都會試圖將讀者的眼光拉到作者書寫的場景中,緊捉不放。但是Bevice卻看到旅行真正會讓人一次又一次背起行囊真正的探索,在另一個域界裡重新活著的歷程。而這個異域的自己和原來的自己不斷叩問著:自己生命的意義是什麼?旅者不多說,而以行動活出自己的生命。因此,他才在這本讓我無法繼續工作的書裡寫出:

原來當我們站在苦盡乾來的終點時,才會發現最迷人的回憶往往是苦苦追尋的過程與期待。

我也告訴他,待在這個沒有深情的都市裡,或者沒有一顆善感的心是無法停下來欣賞過程中等待的美麗,因為一下子這些需要被細細品味的過程,很快就被新的刺激或淘淘不絕的話語所淹沒。

而書裡的Jessica在這次的旅行裡也走進他的生命,我也幸運的擁有人生第一個來自她充滿祝福的轉經輪,轉著轉著,如他們的祝福:"希望爾後的平安與美好都能繞著妳的一切打轉!"把所有的祝福一同轉進我的生命長河裡。

當我握著這一片來自西藏「那一年」的葉子時,也想起另外一本朋友協助撰寫的《掌中之葉》,這是出自《相應部.56諦相應.第31經》裡的闡述

一時,世尊在憍賞彌黃檀樹林裡。那時世尊撿

起幾片黃檀樹葉放在手中,然後問比丘們說:

「諸比丘,你們認為如何?是我撿起來放在手中的

這幾片黃檀葉子比較多呢?還是頭頂上黃檀樹林裡

的葉子比較多?」比丘們回答說:「世尊撿起來放

在手中的黃檀葉子很少,而頭頂上黃檀樹林裡的葉

子很多。」世尊說:「同樣地,諸比丘,我所了悟

但沒有宣說的法很多,而我(志在)宣说的法很

少……。」

這本書是在說明能讓人離苦得樂的止觀禪修。我很喜歡裡面的一段教授:

「在內心放下一切:

放下對過去的回憶;放下對現在的企求,包括

想要修定的意願;放下對未來的抱負,包括所

有的大計畫,甚至也包括佛法的工作。」

在奔騰不斷的生命之河中,在旅行之外,有了暫時停止扮演「那個自己」的空隙。我想,除了座上修定,如果座下也能如此,放鬆總想要捉取一切來證明自己存在的習性,現實的生活會更自由一些吧!


然而在同一天,另一個曾經勇敢的成為我健行旅行的伙伴-已退休的朋友也將一本《極密聖境.仰桑貝瑪貴》的書送我,她說:「看到這本書,就想到了妳!」貝瑪貴是這次去印度前在閱讀資料時不斷出現的地名,之前一直覺得自己有一天會到那裡,只是這裡是中印邊境的特別行政區,好像要二人以上同行才可進入。當翻開此書閱讀前二頁時,知道貝瑪貴其實就在西藏的「墨脫」-藏語「美朵」(花之義)的譯音,這裡是蓮花生大士曾說過的四大密境之一。因為之前沒有公路可以進入墨脫,如此的難行之地當然深深吸引我的目光,雅魯藏布江再一次再我眼前澎湃流過。

不禁為同一天/那一年的葉子/西藏而汗毛矗立。因為之前跟Bevice提過這片葉子將正式讓我與西藏連結,也會帶著我到那裡。

Bevice在書中提到,在那段旅程中Jessica是她的旅伴,也是引導他去遇見十年前自己的一條線索,在彼此的差異與矛盾中遇見原以為不存在的自己。而我,在今年與往年不同的行旅中,似乎也遇到了不得不觀照自己的場景。不知道這首美麗的錯誤,又將暗示著我流向何處?

二種葉子,一片道盡生生世世輪迴的等待,另一片則是引導著從輪迴解脫的渠徑。此時,很想跟一位老朋友志弘說,在旅行之後,在生死之間,我仍然徘徊不定著,在這二種葉子裡,依舊常常迷失自己。
 


NOTE:哈!結果佛提醒我

the ultimate and the conventional. Neither one stifles the other. They are of one tast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岱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